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生活

真我风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退休工作小组
时间:2020-11-19 编辑:老龄委网站管理 来源: 浏览次数:

2020年11月2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召开系统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对教卫系统获得全国、上海市和本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多个离退休干部集体和多位离退休干部荣获表彰,为辐射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特推出专题报道。

第三期,让我们聚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农业与生物学院退休工作小组的有关事迹。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以下简称“农生学院”)现有退休教职工352人,离休干部9人,征地养老人员9人。其中正副局级9人,正副高级97人,正副处级25人,80岁以上近150人,“两不”困难人员50多人。

根据学院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情况,农生学院成立退休工作小组,从小组成员到离退休教职工,互帮互助,力求发挥各自最大作用,在全院形成一张爱心网,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温馨服务。

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全力保障离退休干部集体自我服务管理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退管工作,在学校退管工作相应政策支持下,不断健全学院相关工作机制,保障和支持离退休干部在退休工作小组的带领下,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管理水平。

学院专门成立退休工作小组,由退休联络员、退休党总支、离休党支部委员、关工委和老教协骨干退休教师组成,发挥离退休教职工积极性和能力,面向学院离退休教职工,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小组成员政治思想水平高、乐于奉献、积极肯干,有效带领学院离退休教职工服务自身,形成了互帮互助,共享美好生活的积极氛围。成员们引导老同志深入社区,融入社会,开展积极向上、形式多样、有利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

为保障退休工作小组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学院层面明确一位副书记分管离退休工作,并配备2位在职离退休经办干部,承担相关具体工作。学院党委在离退休活动内容、经费和场所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学院党委坚持每年春节前慰问离退休局级老领导和离休干部,或举行团拜会,汇报工作、倾听意见,发挥老领导的余热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

学院利用各种渠道为老同志们提供养老信息,利用学校退管工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平台,通过工会、学院、退休中心、社保中心、学院帮困基金等,对困难、生病、“两不”人员等需要帮助的老同志施以援手,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与上海市蓝十字脑科医院合作,不定期举行义诊,切实解决老同志们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学院的有力支持下,退休工作小组各项工作推进有序落实有力,学院的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得到了学校、市教委的好评。

学院党委书记周培作院情报告

二、政治建设放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退休党总支和离休党支部带领退休老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和提高了老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

退休党总支每三个月、离休党支部每个月活动一次已坚持多年,老同志们学文件、听报告、议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党总支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关于开展离退休教职工“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活动号召,积极布置活动内容,推荐各类征文、摄影和金点子等作品,荣获了学校“优秀组织奖”等奖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各类主题学习,全体党员带领群众努力在政治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国内深化改革和国际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保持着老干部应有的政治定力。

退休党总支还关心学校及老同志们的身边事,尽可能地解决和老同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并配合学校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在为老服务的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关工分委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聚焦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促进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

学院退休党总支举行专题党课学习

 

三、实际出发活动丰富,余热生辉彩霞满天

在学院的有力领导和退休工作小组的努力下,农生学院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丰富、生活多彩,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焕发着别样的风采,更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1.老有所为,奉献社会

在离退休干部集体各部门的带动下,老同志们纷纷投入到社区、街道和学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参与三农问题探讨,推广农业科普知识,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孙仲彝教授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重点问题研究,近五年在公开刊物和内部刊物发表文章约20多篇,参与全国多个区县农业战略规划,他的成果获全国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一等奖。

高必成同志参加所在社区学校讲师团,足迹踏遍镇各个居委会、村委会,近五年义务授课上百次,还积极参加包括“春英心理咨询室”和七宝镇“老舅妈工作室”在内的志愿者活动,多次得到市教委、市关工委的表彰,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孙兴全老师为七宝镇各居委举办了“三尺讲堂——蝴蝶的欣赏与蝶草压膜”科普讲座。近五年累计有10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了讲座。

刘林德老师退休后回到家乡,20多年来,他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农业研究与实地培育工作,以专业特长带动村里老百姓发展经济。被当地政府和媒体评价为“丽水特色农业的领路人”。

王信泰同志曾担任学校老年大学副校长,章志刚同志担任校退教协副会长,孙仲彝等同志是学校政治理论组成员,周忠寅等十多位老同志参加学校、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离休干部唐加奎为闵行区委宣讲团成员。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人物层出不穷,老有所为,余热生辉。

刘林德老师检查自己种植成功的白猕猴桃

2.老有所乐,丰富退休生活

退休工作小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有利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活动,在老同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丰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

学院每年举办自己的敬老节庆祝大会,院领导到会祝贺,并作院情通报,老同志们自编自导自演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进行书法、摄影等才艺展示,已成为学院传统特色项目之一。学院逢五、逢十举办祝寿大会,已连续举办7年,每年约80人左右参加。学院兴趣小组每两周举办一次活动,内容有老年腰鼓队、歌咏队、扇子舞、排舞、棋牌、阅览等。

学院2019年敬老节庆祝大会现场

学院举办2019年退休教职工集体祝寿会

3.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退休工作小组在为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老同志的实际问题,消除老同志的后顾之忧。他们针对特殊群体(包括孤老,两不人员,身患重大疾病,失独,残疾等)采取结对子的方式给予关怀。覆盖全院老同志的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和运作,一直精心呵护着老同志们的晚年生活。学院的党员、联络员、志愿者们照顾着全院的老同志们。这样的好传统被一届届的管理工作者们继承、发扬。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同志们在晚年亦可余热生辉。孙仲彝获“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刘林德获“上海市老龄公益先进个人”,孙仲彝、王信泰、薛梅、杨明,李秀美获“上海交通大学老龄公益先进个人”,薛梅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块组长”;学院关工分委、退休歌咏小组获“上海交通大学老龄公益先进集体”。

在学校敬老节庆祝大会上获表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特殊意义,积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政策,学院退管工作人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对老同志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多做务实之事,推出更多利老、便老的具体措施,把工作做到广大老同志的心坎上,推动形成敬老、爱老、为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沪交ICP备05225  版权所有© 2019 上海交通大学老龄工作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230   联系电话:021-6293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