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春寄语
有“世博年”之称的2010年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各方关怀下,原“退管办”改制“退休人员事务中心(简称:退休中心)”,在“两级组织、三级网络”基础上拓展了思路,探索了学校与社区各自发挥长处,对退休高龄教职工实施“双重关爱”机制。在贯彻《十一五规划》“9073”养老格局中,结合世博理念,继续通过了解老龄事业和社会养老资源等,通过向退休教职工汇报老龄情况、进行思想观念沟通、参观老年社区和公寓等行动,以及配合其它老龄理论研究和工作摸索,使得我校退休工作局面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为今后老龄退休工作打下了基础。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辛亥百年纪念之年。我们围绕校党委制定的工作规划,贯彻国家老龄方针,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切实关注退休教职工的渴求,努力探索和做好退休人员的事务工作,确保大局思稳,确保一方平安,确保高龄安康,做出我们的努力。
今年主要工作或活动有:组织学习、创先争优,开展评选老龄先进等工作。研究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将我国老龄方面的信息与退休教职工分享。高度关注和调查退休高龄教职工的生活状态。结合建党纪念活动,支持筹建老教师合唱团,弘扬传统教育,唱响“主旋律”。继续发扬世博精神,发挥老同志作用,探讨“老有所养”等新途径。继续为退休教职工在医疗信息、慰问困难、共享成果、服务中介、来信来访、娱乐活动、安全措施、参观休养等方面,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解难事。
新年首期《交大银发》,我们推出“高龄版”,主要阅读对象80岁以上者。结合高龄特点,所编内容有所删节,所印字体有所放大。作为尝试,欢迎建议。目前,我校退休教职工4500位。有许多人总结出了许多养老的好经验、好方法,殷切希望大家拿起笔撰写点滴体会供大家分享。也欢迎能提供退休和养老生活的“一技之长”,为困难或高龄者提供生活便利的信息。 程任
促进我国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老龄委2月11日在京召开全体会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回良玉在会上强调,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课题,要充分认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更高的站位审视老龄问题,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老龄事业,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老龄工作,统筹安排“十二五”时期老龄工作的基本任务,促进我国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他说“十一五”期间,全国老龄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基本权益得到维护、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更加关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热情更加高涨,积极应对老龄化成为社会共识。
回良玉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依然面临“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制定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安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和要事。他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推进“六个体系”建设。一要着力构筑老龄战略对策体系,强化战略思维,从物质、精神、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方位准备。二要着力发展老龄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服务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三要着力完善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无收入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扩大覆盖面。四要着力建设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大力倡导健康老龄化理念,大力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建设老年医疗服务设施,不断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五要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弘扬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优良传统,探索推进“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温馨家庭”试点,将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打造安全、便捷的居民生活圈。六要着力完善老龄工作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工作方针,规范发展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构建齐抓共管的老龄工作格局。
他强调,务必深化认识,抓住机遇,强化领导,充分利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成果,完善政策,落实措施,努力提高整体推进老龄事业的战略决策能力,积极探索多元长效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有效的老龄事业监管、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老龄工作机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保障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摘自2月15日《中国老年报》
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议)摘录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完善为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巩固完善家庭自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以优化布局、床位供给和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增强养老服务能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异地养老等新方式、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老年护理制度,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丰富老年生活,重视老年教育,支持发展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团队,鼓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迎送2010年新退休教职工的仪式
2011年1月6日寒冷和阳光并存的日子里,2010年新退休教职工、二级单位退休代表、三级网络块组长200余人在徐汇百年校庆广场集体合影留念。随后,在浩然召开“2010年新退休教职工迎送大会”,大会由校退休中心主任朱建程主持。
校老龄委常务副主任蒋秀明教授、校工会主席贾金平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接着朱建程从“机制与联系”、“共享与作用”、“兴趣与活动”、“权利与义务”四个方面介绍了校老龄退休工作情况。就“两级组织、三级网络”等内容,向新退休教职工一一介绍了分布在上海各区域的块组及块组长。帮助退休人员尽快转变角色,熟悉校退休工作,更好地安排好退休生活等作了精彩的演讲。
最后新退休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徐汇老龄活动中心。同时,许多人还积极地咨询老年大学、加入退教协、兴趣小组等活动的方式,期望能够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据悉:2010年期间共有190名退休教职工(未含医学院)。 王德平
退休教师协会、老教授协会2011年工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