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90周年】
老当益壮 永不停步 ——记我校关工委副主任何永棣老师
何永棣同志是我校一位离休干部,现任校关工委副主任,市教育系统报告团成员。自1995年校关工委成立以来,何教授一直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助学校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03年起,他分别荣获市教育系统、上海市、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
把坚持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何老师继续保持离休前从事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坚持学习并负责校关工委理论学习。为此订阅了多种报刊杂志,每天孜孜阅读和思考,汲取政治“营养”。他还搜集有关青年工作的资料,常常在学习例会上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帮助老同志共同提高认识,推进工作。结合中央16号文件,他在关工委专题学习会上作了两次主题发言。并把教育报上刊登的,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篇评论搜集起来,介绍给关工委其它老同志,与之分享。在何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有力推动了关工委的建设。为此,他还结合关工委工作的实际和自己的学习体会,撰写了多篇文章发表在报刊和关工委杂志上。
把深入院系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何教授根据院系的中心工作,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联系具体实际,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精心准备写出讲稿,下院系作小型报告。他所作的报告内容涉及新生入学后的生活、学习指导、道德修养、解决心理障碍的对策、形势教育、党建教育、校史传统等等。无论是双休日还是晚上,他总是安排好时间,准时赶到学校报告会现场。他先后为管理学院、法学院、材料学院、药学院、软件学院、外语学院校等10多个青年干部培训班或学生干部班作报告。同时他作为市教育系统报告团成员还到中学作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由于他的报告贴近学生,所以,较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还经常留下来与他个别交流。
在政治上,何教授主动关心学生、或青年积极分子。何教授经常直接到院系和学生座谈,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面对面地交流。同时他还主动关心院系的党建工作,直接与党建积极分子谈心交流,宣传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党性锻炼,解决他们在争取入党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把培养青年作为自己应做的重点工作。何教授做好对青年干部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的几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上,主动向学指委提建议出主意。何教授与许多学指委领导是师生关系,有着割不断的感情。所以他有空总是到学指委走走,就自己平时思考的问题、学生工作的实际向他们提出建议。例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发生后,何教授认为这一事件折射出高校学生工作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为此他专门写了一份“问题和对策”的书面材料,供学指委和思政老师参考。二是为学校培养后备干部出力。近年来有不少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教师走上或即将走上部处领导岗位。为了加强教育和培养,党校举办了多期青年干部读书班。邀请何教授做读书班的辅导员。他深入读书班与青年教师一起学习、讨论,在作理论辅导的同时,还主动与非党青年教师谈心,启发他们靠拢党组织。他还与青年教师一起上井冈山重温入党誓言。在读书班里,不少青年干部与他成了忘年交,有什么问题还经常来找他交流,而他总是热情接待,给予关心和指导。三是与年轻的思政老师交朋友,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何教授平时保持与年轻的思政教师的联系与接触,主动参加他们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他不仅为思政教师作如何做好思政工作的专题讲座,而且平时还经常受邀请到院系与思政老师座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平时他经常思考思政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研究如何帮助他们解惑排难,一旦他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就主动找思政教师交流,受到思政教师的欢迎。 老干部处
桑志达教授社区讲党史
5月13日,徐汇区桂林苑居委党总支和永兆党支部联合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大会。会议由桂林苑党总支书记吴伟莉主持,我校人文学院桑志达教授应邀作党史讲座。桑教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讲起,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阐述了如何看待党九十年的历史,如何看待党的队伍以及党面临的新考验、新问题,强调了学习党史的重要性。讲座结束时,与会党员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桑志达教授,感谢他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支持。 王元淳 供稿
扒路往事
时值1944年深秋初冬,我从梅花镇集训队回村不久,组织上就将我从基干民兵排(当时叫脱产民兵)调到乡武装委员会,作为武装委员会主任的副手进行工作。因战事急需,冀中第六分区,要求石(石家庄)德(德州)铁路沿线的民兵,以尽快的速度扒掉石德线路,彻底断绝日本鬼子的运输线。乡政府接到上级的指示后,由干部赵小太(刚从部队转业干部)在全乡民兵大会上传达动员, 我乡任务是破掉焦、尚庄至贾村中间两公里的一段任务。任务是:1、将这段路基上的铁轨、夹板、道钉全部卸下,夹板、道钉运回村庄周边挖坑埋掉,枕木运至三里以外,铁轨滚下路基两边。2、这段路基,顺铁路找出中心线,切成百米小段,向两边交替扒掉路基,向下挖,深度30~50公分均可。主任贾连本当即指定我带队破路。
黄昏时分,全乡民兵和民工们齐刷刷地站到了路基上,分成若干小组后,由基干民兵带领在路基上干了起来。道钉、夹板很快卸了下来,并立即运走了。铁轨不好弄,又重又长。这时,又听到西面良村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大家一阵紧张。上级传下话来告知破路大军,那是从石家庄开出的鬼子巡逻车,在良村被我县大队给打回去了。我们继续扒路,铁轨滚下路基以后枕木就好弄了,搬走枕木清除石子,露出了路基,我们抡起十字镐往下捹地,好家伙!这么硬,因用力过大,镐柄震的两手疼。能不疼吗!路基经过火车长期碾压不疼才怪呢!它硬,咱们民兵、民工们的意志更硬,今晚我们来干什么来了,就是干硬活来的,是为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做之前工作来的,其实,我们也是在与日本鬼子战斗,大家想到这儿,干劲更大了,很快破土了。5公分、10公分下去了,越往下挖土越松,越好挖大家劲越大,时间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当大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向东方一看,东方已蒙蒙亮起。
贾连本稍停一下继续说:“这是全乡人参加的一次人民战争。”我们远远望着路基,呀!战果赫赫,值得!一块块、凹凸、错落地嵌在路基两厢,应征了战果赫赫呀!这时的铁路像一条巨大死蛇,直挺挺地躺在冀中平原的大地上一动不动。失去了往日帮助鬼子的威风,夹板、道钉和枕木已不见了它们的身影。这时,贾连本拍拍我的肩膀说:“张振华同志(我学名)看到了吧,这就是华中人民在党领导下与日本鬼子进行特殊战斗的一个场面。” 张复中 供稿
记一次保卫中央会议的回忆
在纪念我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有些事已被岁月冲淡了,可参与党重要会议保卫工作的记忆,却永远被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终生难忘。1953年3、4月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七中全会相继在上海召开。重点讨论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并检查农村人民公社的整顿工作。八届七中全会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工作方法的讲话。
我有幸参与“两个重要会议”的保卫工作,感到无比荣幸,又觉得责任重大。在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我以高度责任心和敏锐观察力,积极投入到保卫工作中。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废寝忘食,不怕疲劳,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上下下齐心协力,确保了会议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保卫任务,我更加认识到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性。正如周恩来总理指出的“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业绩,特别是30多年来又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举世瞩目。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