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源·苍松

思源·苍松

交大银发2012(2)【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时间:2012-06-11 编辑: 来源:退休人员事务中心 浏览次数:

生命学院研究生标兵班级探望退休教师

       2012年3月5日,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生命学院研究生标兵班级B1108092班的同学代表与学院骆佩琦、张燕红等老师一同前往瑞金医院探望我院退休教师夏诚意教授。

       夏诚意老师对于学院师生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虽身患疾病,却和学生们进行了热情的交谈。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研究生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一位退休教师对科研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夏老师语重心长地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夏老师经历过文革,虽然条件较为艰苦,但自学英语,并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日本教授的认可,在其推荐之下,夏老师有幸去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深造,通过自己的故事夏老师告诉学生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留学期间,夏老师受过歧视,遇过挫折,但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科研的执着,重压之下仍不放弃,潜心科研,每天工作将近20个小时,经过不懈的努力,三年后,不但解决了当时关于固体流态化数据测量的世界性难题,完成了项目,而且顺利拿到了日本的博士学位。这令当时一些歧视中国的日本学者刮目相看。

       最后,夏老师对研究生们科研、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耐心地一一做以解答,与此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做学问要讲求创新,希望研究生同学们要广泛涉猎知识,运用其他学科的思路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学习的过程中要不耻下问,刨根问底,究其根本;第三,要切忌浮躁,不要急于求成,踏实做事,相信自己的付出终究会有收获。夏老师希望我们青年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要有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精神和为中华名族复兴的使命感。

       谈话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一次新老的传承,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本次活动是标兵班级“青春辉映夕阳红”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扬雷锋精神,继承中国“尊老敬贤”的优良传统,为退休党员、教师送去温暖,带去关心,与此同时,收获成长和感悟。

                                                                                            生命学院 供稿


记交大退休老教授、侨眷沐定夷

        徐家汇街道交大新村居民、侨眷沐定夷,原是我校数学系教授。自退休以来,由于身体虚弱,身体体质差,免疫力低等。尤其进入高龄的6年来,摔倒过七、八次,造成两次蛛网膜出血,伴左眼失眠;八,九处骨折,引起记忆力急速下降,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年来,他克服疾病困扰,坚强地挺起来,笑对每一天,用唱歌来增强体质、用唱歌来恢复记忆,在其爱人的帮助下,改编了5首反映老年心声的歌曲,既愉悦了自己,又带动了社区侨眷和居民,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

      近10年来,沐教授和其他老师一起为交大新村外文合唱队辅导了60多首外文歌曲。相继改编了5首反映老年心声的歌曲——世界名曲“欢乐颂”及“ 手拿碟儿敲起来”、“卖报歌”,外文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Better city Better life”,利用清晨及傍晚,在小区散步的时候,和老年朋友一起唱自编与改编的“老年欢乐颂”,“手拿碟儿敲起来……”,其乐融融;还利用小朋友课余时间,和小朋友英语会话,和小朋友一起唱英语儿歌, 引导小朋友将学习寓于娱乐之中,提高了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用沐老师的话来说:“我要在与大家一起营造快乐的过程中忘掉病痛,恢复记忆,改善生活质量,我将继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自愈功能,从而使我和周围的体弱多病的老人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安度快乐的晚年而努力”!

       沐定夷教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值得发扬光大,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孙玉兰  供稿

沪交ICP备05225  版权所有© 2019 上海交通大学老龄工作委员会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230   联系电话:021-62932144